钝化的原理
其钝化的机理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 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相存在,通常是氧化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腐蚀的作用
酸洗处理产品特点优势:
1:碳钢酸洗钝化液将酸洗和钝化合二为一,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 酸洗钝化液的使用和操作非常方便,槽洗浸泡使用中小型碳钢管件,或使毛刷刷涂或喷淋的方法进行操作,*后清水冲洗即可
3:使用温度5-30摄氏度,酸洗钝化5-15分钟左右即可达到酸洗效果。
钝化,有时也称“酸洗”。金属由于介质的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结构,形成了一层薄膜(往往是看不见的),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则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使金属的电极电位大大向正方向跃变,而成为耐蚀的钝态。如Fe→Fe++时标准电位为-0.44V,钝化后跃变到+0.5~1V,而显示出耐腐蚀的贵金属性能,这层薄膜就叫钝化膜,金属的钝化也可能是自发过程(如在金属的表面生成一层难溶解的化合物,即氧化物膜)。在工业上是用钝化剂(主要是氧化剂)对金属进行钝化处理,形成一层保护膜。
目的:卫生级洁净管道通过酸洗钝化和清洗等程序,使管道能够达到无菌物料输送的要求,
在磷化前处理工艺中,是否选用表面调整工序和选用那一种表调剂都是由工艺与磷化膜的要求来决定的。 一般原则是:涂漆前打底磷化、快速低温磷化需要表调。
如果工件在进入磷化槽时,已经二次生锈, 采用酸性表调,但酸性表调只适合于≥50℃的中温磷化。一般中温锌钙系磷化不表调也行。 磷化前预处理工艺是: 除油脂--水洗--酸洗--水洗--中和--表调--磷化 除油除锈\"二合一\"--水洗--中和--表调--磷化 除油脂--水洗--表调--磷化 中和一般就是0.2%~1.0%纯碱水溶液。在有些工艺中对重油脂工件,还增加预除油脂工序。
浩融金属制品厂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守诚、便捷、资源整合、促进行业为理念,坚守主业、专注副业,深挖 圆钢上下游产业结构,以行业健康领军为愿景,为 圆钢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使命,狠抓管理、认真学习、专业培训,打造出一支专业化团队,成为了行业的新星。
技术支持:k797.com